浅谈广联达的BIM $广联达(SZ002410)$ 目前国内的BIM的市场规模还是很小,据我查到的一些资料(但众说纷纭,没有统一口径),我估...

浅谈广联达的BIM $广联达(SZ002410)$ 目前国内的BIM的市场规模还是很小,据我查到的一些资料(但众说纷纭,没有统一口径),我估...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艾迪韭菲特,(https://xueqiu.com/8853609826/165198833)

$广联达(SZ002410)$ 目前国内的BIM的市场规模还是很小,据我查到的一些资料(但众说纷纭,没有统一口径),我估计目前BIM市场最多也就100亿,目前国内做的最好的就是autodesk。虽然市场规模小,而且有外来者,但我仍然坚信广联达仍然在未来大概率能够胜出,主要是下列这几个原因。

1. BIM的技术壁垒,资金壁垒,和渠道壁垒。先说技术,BIM是个很复杂的软件,需要异构网络互通、信息融合、智能建筑管理、通信自动化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(引用于锐观网的《2020年BIM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分析预测》),随着规模的扩大,这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,因为数据越来越多,算法会越来越精确。。再说资金,BIM因为技术的复杂性,早期需要不断投入资金,后期需要不断升级,没有资金实力的公司很难生存,所以只有头部公司才玩的来。最后说渠道壁垒,广联达2019年年报显示,营销人员有3400人,占48%。销售费用率在30%左右,可见广联达对于营销的重视。其能在很多城市都推广好它的软件,除了产品本身之外,还要靠关系嘛,你懂的。这种关系也是小的公司甚至外国公司所不具备的。好产品也需要营销。

2.广联达的管理层的能力和战略眼光。广联达是从传统软件厂商转型成功成saas的典型的案例,saas模式更具持续性,转型往往最考验的是管理层的能力和眼光,能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层,所以说明广联达管理层还是很靠谱的。从战略角度,就是广联达管理层意识到BIM目前仍然属于教育消费者的阶段,规模很小,且广联达在这方面没有先发优势,技术还不够。所以选择扬长避短,选择用自己的强项造价软件跟Autodesk合作,实现数据对接。用别人的强项先打开市场,然后同时积累技术,最终再发展出自己的BIM软件,和自己的造价软件对接,天时地利人和。

3.从用户使用体验上看,造价加BIM其实是密不可分,相辅相成的,如果造价跟BIM分开的话,用户需要在不同的平台切来切去,会一定程度影响用户体验和数据的质量。所以广联达在造价的垄断地位是有助于公司对BIM的推广的,同个平台的软件的数据是最兼容的,用户体验也应该是最好的。

4. 从宏观角度,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,很多基建还不是很完善,需要发展。还有,国内的建筑信息化只有0.08%,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%,还有很广阔的空间。增量跟存量一起发展,这种机会只有我们才有。最后就是,建筑既然属于基建行业,数据肯定交给自己的公司比较安全。

以上为个人观点,欢迎大家质疑交流。

#云计算# #SaaS#

相关推荐

为什么原画比高清画质好
365体育论坛网址

为什么原画比高清画质好

📅 06-27 👁️ 5562
《小手牵小狗》
365体育网址备用

《小手牵小狗》

📅 07-06 👁️ 343